国内芯片正在逆势增长,后起之秀正在迅速发展

国内芯片正在逆势增长,后起之秀正在迅速发展

最近,由于国外MCU的短缺,MCU价格也持续下跌,在过去六个月中创下新高。

如今,这种短缺浪潮已经蔓延到更多品牌,例如ST,瑞萨,Microchip,Realtek,高通,Broadcom,所有主要品牌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即使对于通用MCU,ST的价格也上涨了2-3倍,交货期延长了24-30周。

据业内人士称,国际主要MCU制造商的产品已全面推迟,新订单基本上不被接受。

在MCU缺货的浪潮下,国内芯片品牌正在崛起。

在库存持续短缺和国外市场价格上涨的背景下,预计国内MCU制造商将迎来突破逆境的机会。

据统计,2019年国内市场规模为366亿元,预计到2024年将达到484亿元。

与此同时,5G时代的来临和对新基础设施的需求促使许多终端产品向随着智能化和物联网的发展,电子行业的需求不断增长,国产MCU的市场也得到了快速增长。

目前,在国内MCU制造商中,许多公司的业绩正在逆势上升。

根据昭仪创新的最新财务报告,2020年前三季度,实现收入31.74亿元,同比增长44.02%,净利润6.73亿元,同比增长49.65%。

净资产104.78亿元,比上年末增长100.51%。

颖电子最新财务报告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42亿元,同比增长24.17%;扣除非净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13.48%。

除了像兆益创新,中颖电子和华大半导体这样熟悉的MCU公司之外,还有Arteli Technology,Smart Microelectronics和Huaxin Microelectronics等后起之秀,它们也在迅速发展。

据阿特利总经理林宏宇先生介绍,阿特利国内外客户的订单到2020年将显着增加,收入也将显着增加。

自2018年Arteli正式销售以来,出货量每年呈指数增长。

2020年,出货量将达到数千万,同比增长191%,年复合增长率有望达到250%。

国内替代品正在加速发展,供应能力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MCU市场正处于快速增长阶段。

由于成本优势和服务能力,国内公司基本上具有国内替代的能力。

(图片来源:亚特利)除了诸如昭仪创新和中颖电子之类的老MCU公司之外,在中国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星,例如上述的亚特利技术和华新微电子。

他们在产品质量上。

,性能,兼容性和成本效益等方面,逐渐显示出一定的优势。

尽管亚特利成立较晚,品牌知名度仍处于不断积累的阶段,但其产品技术,核心和主要频率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

Arteli总经理Lin Hongyu先生说:自成立以来,Arteli一直专注于ARM®的开发和创新。

Cortex® -M4 32位微控制器。

全系列产品采用55nm先进技术,主频高达288MHz。

此外,由于晶圆厂供应紧张,尤其是8英寸晶圆厂,这不仅是国外MCU的短缺,也是国内制造商的短缺,因为大多数M0和M3级MCU都是生产的在使用110nm / 180nm工艺的八英寸晶圆厂中进行。

在国内替代趋势下,能否提供稳定的产品和服务已成为每个人的关注点。

基于该集团的优势,全系列产品均采用12英寸晶圆厂的55nm先进技术生产,可以获得高质量的晶圆供应,成熟的IP设计服务,并确保平稳的供应。

深圳市相信过程科技有限公司❤舒先生❤欢迎您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