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巨型家电的竞争力减弱:国内家电企业频频收购
近年来,有许多中国家电公司收购外国家电品牌的例子。
外国家用电器选择出售其品牌的最大原因是其竞争力减弱。
最近,许多媒体报道说,格力电器和中国家电企业九阳有意参与竞标飞利浦。
家电业务,海尔和美的也参加了谈判。
外国巨头正在转售其业务。
据报道,九阳股份和格力电器有兴趣参与对飞利浦的竞购。
家用电器业务。
交易价值可能高达30亿欧元(约合人民币242.7亿元)。
海尔和美的也在谈判中。
9月中旬,许多国内媒体对该消息进行了跟进。
此后,卓越网回应说该公司没有这样的计划,海尔集团说它没有收到该公司的外部索赔,因此不知道真相。
格力和美的没有回应。
尽管从目前的角度来看,目前尚不清楚哪家公司可以接管飞利浦,但飞利浦全球首席执行官Fransvan Houten在2019年年度报告中表示,他正在寻求家庭护理和厨房电器业务的最佳所有权,并表示这两个业务不适合飞利浦将来专注于健康技术领域。
除了荷兰的飞利浦,今年八月,惠而浦还宣布广东格兰仕家用电器制造有限公司向公司所有股东发出了部分要约收购要约。
预计将收购该公司61%的股份,并打算通过招标方式获得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
据了解,近年来中国家电企业收购国外家电品牌的例子很多。
2015年4月,创维签署了一项收购德国老牌电视公司Metz的合同。
两国已经合作了一年多;截至2016年6月,美的集团以总价约514亿日元(约33.2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收购了东芝白色家电业务的80.1%,并获得了东芝品牌40年的全球授权,并获得了超过5,000件与白色家电相关的专利; 2018年2月,海信获得了对东芝银翔解决方案公司的收购,获得了成像解决方案公司(Toshiba)TV的95%股权的必要批准,并通过了商务部的反垄断审查,双方均已完成股权转移程序。
家电观察家许义强说,从美的和海尔过去收购日美公司的家电业务到现在的格兰仕在中国市场收购外资企业的家电业务,我们可以看到全球家用电器和中国家用电器行业都在市场上。
正在经历一轮重组和转型。
核心必须是在激烈竞争下的差异化,这也为许多外国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未来发展提供了一种途径,即通过向中国公司授权品牌来在中国市场发展业务。
外资家用电器选择向企业客户转型时出售其品牌的最大原因是,它们的竞争力已减弱,尤其是在中国市场。
以彩电为例。
到2020年上半年,由于新的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的影响,几乎所有彩电品牌的销售额都下降了,但外国品牌尤其引人注目。
据中益康统计,今年上半年,国内品牌彩电零售量为1761万台,同比下降9.75%,国外品牌彩电零售量为109万台。
164万台,同比下降32.44%,市场份额不足10%。
其中,索尼电视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为46万台,比去年同期下降21.82%。
三星电视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41万台,同比下降8.33%。
飞利浦电视今年上半年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为20万台,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4.97%。
另外,上半年国内其他几个主流彩电品牌的销量均突破百万台,国外品牌与它们之间还有很大差距。
对此,行业观察家洪世斌认为,一方面,这与产业背景的转移有关。
曾经欧美,然后到J